热线电话:1881008651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心理治愈

心理荟萃|在内卷中你会迷失自我吗?

来源:大学生兼职-【兼职】-兼职吧-悦想语者 时间:2021-04-23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量:
在内卷中你会迷失自我吗?

内卷

不知各位是否听过“内卷”这个说法,它虽然是一个学术用语,却在去年高调地出了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百度沸点2020年度十大热词中,“内卷”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凡尔赛文学”和“核酸检测”,荣登第四位。这是由于这个词的含义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困境实在是太贴合了,上至中老年下至幼儿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摆脱内卷。

mmexport1618301828371.jpg

那么,什么是内卷呢?内卷的英文是involution,源于拉丁文involutum,含有“转动”或“卷起”的意思。康德(I.Kant)在197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先提出了这个概念,被用来表达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与进化理论相对应的锁定理论(朱文辉,2020)。继康德之后,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一类文化模式, 即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 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真正把内卷引入学术领域的是格尔茨,他在1963年出版了一部研究印度尼西亚的著作:《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把内卷化概念用于某种农业经济过程的概括, 指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增长的劳动力不断进入农业生产的过程(刘世定&邱泽奇,2004),也就是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这些理论解释可能都有些抽象,不太好理解。其实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内卷”这个词就像是一种植物不断吸收养分以自我生长,希望可以开拓自己生长的领域,结果发现这个边界是无法被打破的,就把自己卷了起来。它的灵魂之义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我们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拼命努力,但又因为所有人都在拼命努力所以最后一无所得,讽刺的是大家并不清楚自己想得到的是什么,觉得自己做的事毫无意义却还是不得不做。当我们用“打工人”、“大学牲”来自嘲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求某种归属和安慰,虽然归属是集体焦虑,安慰也是人皆有之。我们把自己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割裂开来,只因无力反抗和改变现状。每个人都在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在忙忙碌碌中忘记或者麻痹自我。自我贬损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盛行,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中渗透,大学生们陷入内卷拼命挣扎,我们看到抑郁和焦虑笼罩在本应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极端事件——高校学生自杀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回答不了我是谁这个问题,不清楚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这便涉及到发展心理学中讲到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由此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内卷带给我们的影响,并用自我同一性来解读内卷中的种种现象。

mmexport1618301944069.jpg

自我同一性

成年早期的个体心理发展课题是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的扩散(Erikson,1968)。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一般认为,自我同一性由三个要素组成:危机、承诺、将来投入愿望。玛西亚(Marcia)就根据个体是否经历探索达到承诺将其分为4种类型的同一性状态类型说:同一性完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是指经历了探索并形成了明确的承诺的同一性状态,即对自我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延缓型(Moratorium)是指正在经历探索,尝试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形成承诺的同一性状态。早闭型(Foreclosure)是指没有经历探索就形成了稳定的承诺、信念的同一性状态,这些承诺、信念多是来自于父母或重要他人。而弥散型(Diffusion)是不主动探索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承诺的同一性状态(Marcia,1966)。

随着纵向研究的积累,研究者逐渐发现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有先后顺序的(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发展),个体有可能出现反常现象,如A-F(完成型-早闭型)、A(-M(完成型-延缓型)或F-D(早闭型-弥散型)等。克罗格(Kroger)指出这种反常现象为倒退(regression),并提出了倒退具有三种形式:失衡、固化、整合失败。其中固化与整合失败的倒退是非适应的倒退,如M-F(延缓型-早闭型),M-D(延缓型-弥散型),A-D(完成型-弥散型),F-D(早闭型-弥散型)等(Kroger & Jane,1996),它们都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人生八大发展阶段中, 每个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串连, 而又将青年期视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他提出的“ 自我同一性危机” 是指自我否定了原有的未分化的、朦胧不清的、非成熟的自我,但又尚未找到新的自我,是指自我处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中,感到迷失、彷徨,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它是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青年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有以下三种形式:同一性混乱、消极同一性以及心理社会延缓期(马向真,2006),均会使个体产生适应不良的行为。


内卷对青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长期处于同一性弥散型状态会产生同一性的意识过剩、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的失调、时间前景的弥散、勤奋感的弥散、否定同一性的选择六种适应不良现象(张日昇,1993)。其中针对时间前景的弥散,黄希庭等(1998)关于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被试的同一性状态由自认达成型到中间型、再到扩散型, 其对过去、现在、预期和理想未来的时间体验都表现得越来越消极。这就是说,当我们长期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时,我们对未来的态度会越来越消极,放弃对未来的希望,甚至嘲笑希望,比如毕业不过是“大学牲”升级为“社畜”之类的调侃,都表现了对未来的消极信念,而这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王树青,石猛,&陈会昌,2010)。

有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张日昇,2000),其中承诺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曾庆&陈英,2011),存在焦虑与自我同一性中的承诺和将来投入愿望显著负相关(徐红红&洪炜,2007)。大学生的同一性获得状态可正向预测自尊,负向预测焦虑、抑郁,同一性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负向预测自尊,同一性延缓状态正向预测焦虑、抑郁(陈坚&王东宇,2010)。

同时,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马向真,2006)。当理想主义的态度倾向与现实主义的行事作风相背离,主体意识的迸发与发展道路的迷茫相伴随,过去的自我道德状态与现实的自我道德状态、设想的未来自我道德状况相冲突,真实的道德自我与展现的道德自我相分离,青年道德人格同一性发展会出现危机,并形成双重道德人格、否定自我型道德人格、反社会道德人格或依附型道德人格。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道德。内卷思潮使精致利己主义泛滥,当人人只为自己考虑时,当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超越利益,一切人际关系最终就会被简单而粗暴转化为钱和物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观念,但由于社会原子化,社会关系越来越淡薄,我们的行为与自身信念被迫分离,造成矛盾、分裂,这对青年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和道德人格会产生负面效应。


抵制焦虑,摆脱内卷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个体的长期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内卷使我们的心理长期处于焦虑、矛盾,甚至抑郁之中,从上述多个角度影响到青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普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并且改善心理介入的机制,从社会关系的调解入手,从而使个体的焦虑和压力得到缓解。最后我想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后自由而浪漫地生长。


参考文献

张日昇.(1993). 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Erikson EH.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曾庆,陈英.(2011).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4), 546-547,550

陈坚,王东宇.(2013). 大学生存在焦虑与抑郁:自我同一性的双重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3), 443-445

陈坚,王东宇.(201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存在焦虑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8(3), 235-240

刘世定,邱泽奇.(2004). “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 05,96-110.

马向真.(2006). 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006), 20-23.

王树青,石猛,陈会昌.(201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4(2), 215-24

徐红红,洪炜.(2007). 48名医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11), 743-746

张日昇.(2000). 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 心理科学, 23(4), 430-434, 510

郑涌,黄希庭.(1998). 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03, 201-204, 200-286

朱文辉.(2020). 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 高等教育研究, 41(06),26-33

Kroger, Jane. (1996). Identity, re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3), 203-222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558


排版 |  彭塏钦

责编 |  冯诗涵

审稿 |  李延言


mmexport1618302004253.jpg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本站由免费云加速(FreeCDN)提供网站加速和攻击防御服务

Copyright C 2014-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学生兼职网 鲁ICP备2023002103号-5

地址: EMAIL:

Powered by 大学生兼职网

用微信扫一扫